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20240921四週年



花蓮到職4週年
九二一大地震25週年
沒曾想過
我會來到這裡
陪伴青少年
也學習
好好陪伴我自己
--------以下為活動文
#現場直播
嗎叻叭噹青年群受邀到《#樂見講堂》
分享 #部落青年文化行動影響力
一開始是想找個計畫讓大家一起有事做,
後來從2022年的織一條路:用織布復振行動串起了三個部落
2023年的懂吃懂吃:出版了撒奇萊雅野菜繪本
再到今年2024年的UUU計畫:以工作坊連結跨部落青年
與其說是部落青年文化行動影響力
更貼切的是
自我的探索、還有從部落收穫養分的實踐
沒有辦法來到現場的朋友,歡迎鎖定直播!
/
直播日期:2024年9月21日(六)
時間:下午7時至8時30分
主持人:賴冠羽老師
部落青年群:
Kala Idiw 蔡文進-2022年織一條路計畫主持人
Daong Cinceng 拉蓊•進成-2023年懂吃懂吃計畫主持人
Kilang Buyal 許國華-2024-2025年UUU計畫主持人
Tipus Tain 潘慧敏-設備組
Malepadang嗎叻叭噹聊天啦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更多時候,社會公認的重大罪行都會默默變成《有罪推定》

 

中華民國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1項明文規定:「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這就是所謂的「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然而,當媒體和輿論對於一個社會事件已經有所評定或風向之時,這一件件所謂社會公認的重大罪刑,更多時候都會變成是「有罪推定」,這也正是本書的6個故事所要挑戰大眾目光及心理的重點。

第一個故事,讓人直接聯想到2014年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看似普通的學生,卻毫無徵兆地在通勤列車中展開隨機殺人,如此泯滅人性的罪行,乍看之下令人氣憤填膺,可透過辯護律師黃梁的角度一一抽絲剝繭,似乎看到殺人犯的背後,其實是個在自己人生中找不到生存意義的可憐人。

於此,接下來展開的故事都在一一挑戰法官及民眾對法律的熟悉、對精神障礙者的理解與罪責釐清,而黃梁大律師就在每個故事中扮演著偵探般的角色,在釐清加害與被害的過程中,不時說出一條條法律條文,並說明其中所賦予的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力量。尤其是在資訊爆炸成長的現在,有被迫超齡長大的青少年和兒童,也有被創傷和壓力搞到做出意料之外行為的乖乖牌,所以要能做到「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身邊真的得要有個懂法律、願意陪伴當事人度過難關的黃梁大律師。只是在看完這幾個故事之後,我最好奇的就是黃梁自己本身又是經歷了些什麼,才會能夠一路走來都還能把穩著自己心中的那個天平,若是法律人都能有這樣的學識、眼界、胸襟與包容,那麼世上的辛苦人也許就能再少一些吧。

--
以下取自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1205

內容簡介

──「為什麼殺人?」──

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

當生命混沌失序,司法的天平,如何堅守平衡?

毫無動機的犯罪並不存在。

誰也想不到哪時、哪刻,哪一個環扣鬆脫,

崩潰的靈魂,就此失速墜落。


要令一個理性之人墮入瘋狂深淵,或許只需要那麼惡劣的一天……


  六名被告,六樁證據確鑿、不容置疑的犯行。

  身處千夫所指的究責風暴之中,

  一位辯護人卻為何執著於叩響那無人知曉,

  卻也無人聞問的罪後真相……?

  ● 無暴力史、無精神障礙、素行良好的青年,犯下三死十八傷的隨機殺人案。

  ● 一句「生不如死」震碎女人的世界,吞滅了一切過往,包括罪行。

  ● 爸爸被控凌虐、姦殺媽媽,十多歲的小兄妹卻落淚求情:「我爸爸不是壞人……」

  專精司法心理學、不按常理行事的刑事辯護人黃粱穿梭案件之間,面對暗潮洶湧的犀利法庭攻防,進行抽絲剝繭的辯證追索,無盡叩問著:這一切為什麼發生?

  黃致豪首部小說創作,直探人性本質,揭露罪與罰的背後,原來並非斷然二分──那是讓所有悲傷的靈魂,都值得被認真地凝視一回的世界。

本書特色

● 黃致豪以刑案經驗為靈感,創作本書的六個故事:「這本書在寫作完成,交到讀者手上、映入讀者眼簾之時,作者原本想什麼,大概就已經不那麼重要了。身為讀者,你怎麼讀都可能是對的。但盼身為讀者的你,可以從閱讀、接納、解構、詮釋、批判這本小說的每一個故事中,獲得一些樂趣、慰藉,甚或淨化。這樣,身為作者的我,也就於願足矣。」──摘自後記〈之所以《有罪推定》〉

●「所有犯罪的本質,都是荒謬的;尤其是當人拒絕去凝視、去思索、去反抗人的本質時。……唯有脫離信念的漩渦,才有追求證據與事實的空間,也才能不被自己的偏見侷限眼界與思緒。」──黃粱(辯護律師)(摘自內文)

● 《有罪推定》的故事以「犯罪動機」作為重心,關切的不是「被告犯了什麼罪」、「他受到什麼樣的懲罰」,而是「被告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到底在想什麼」,這是法庭上鮮少被討論的問題。或許是作者察覺「被告的臉孔」竟是如此神似:失能的家庭,匱乏的教育,貧窮,疾厄,犯罪……唯有凝視深淵,才可能找到救贖。──陳昭如(作家,著有《無罪的罪人》、《判決的艱難》等)(摘自推薦文)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最像阿公的二伯

小時候每次回高雄,總會看我家老爹和叔叔會一路招呼著大家,而二伯,總是靜靜地待在二伯母身邊,或者,和我一樣,自己找個角落靜靜地待著。那時的我,也不怎麼愛講話,於是,和二伯總是熟不起來。

後來大了一些,老哥到高雄唸書時待過伯父家,總會説伯父看很多書,知道很多事情,只是平常不會是打開話匣子的那個人。

每每看到伯父時,總會讓我想到阿公,兩人總是不大說話,看到我們小輩就是微微笑著。

可近些年,阿公這一房的財產總算分清了,阿伯在他分到的一塊田上種起了檸檬。在乾熱的土地上,看著他揮汗如雨地努力著,那份不同於以往的笑,多了些孩子都已成家立業、可以多花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逍遙自在。

想著,哪天該帶著我3/50的書寶寶,燒柱清香,和二伯好好聊聊,他應該會有興趣去這些農場走走才是。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20240916司機DAY2


返鄉當司機第二天
一早先去和我老大報告近況
然後就載娘親
陸續和兩位姐姐見面聊天
中秋前夕再次吃到
好吃的水餃和絲瓜湯和其他菜餚
深深覺得
回家真好

#吃完趕快搶洗碗賺點福報

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1130726上班路上的樟木香

 


儘管颱風過後的花蓮
樹折。路斷。土石流
可上班路上的樟木香
讓我這一路
心情舒爽了起來

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1130724喝茶天

颱風天
泡茶天

水存滿滿
無災無難

---
工商時間
李玉功老師手作砂壺
泡茶真的好好喝

2024年7月22日 星期一

1130722敏感度

 



敏感度
就是感覺跑在大腦前
似乎和自動化思考有點像

兒童權利公約與少年性剝削
淺顯的公約文字
滿滿都是對於兒少的更多關懷

弱勢少年的就業
從來不是媒合面試開始工作就OK
行動力和能力的象限評估
試圖從挖坑補坑的輪迴中
跳脫出來
只為想更好地陪伴少年打怪闖關

而性交易者的生活與轉業
需要多方網絡的理解與合作
以及
長時間的交流陪伴與支持








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1130720不用自己煮的幸福日

難得回家才有的

自己騎單車去拿的
醃桃。醃李。脆芭樂
還有酸甜芒果青
以及久違的俗啦冰

一早跟老哥耍賴
獲得王記豆腐捲
中午感謝娘親
獲得咖哩麵一碗
大熱天不用自己煮的
幸福日




1130719會心一笑

公車座位故障
這樣呈現
有效
又令人會心一笑
真好

1130718出差日

 

出差日
閉關日
補充完熱量
繼續閉關

#喝到不錯的紅茶 #嶺陸手作茶飲
#來台中都住 #新驛旅店






1130717陳界仁&以幻解幻

 

週三夜的傾聽與分享
認識了一位很厲害的藝術家
陳界仁先生
從他的講說裡聽到
全域式操控技術。公司王國
加州意識形態。情緒資本主義
文化冷戰。久違的千禧年
十二因緣。加速離心器下的暫時倖存者
精神疾病與社會疾病(此病所造社會負擔)
也感受到
不同世代的個體
從不同的環境與個體連結間
形塑而成的很不一樣的認知宇宙
也讓我形成一個
新的認知宇宙

#陳界仁 #以幻解幻 吳思鋒
感謝  王文宏 提供場地







2024年6月30日 星期日

不知不覺中侵蝕生活平衡的《微壓力:小情緒如何累積成大問題?》

博客來-微壓力:小情緒如何累積成大問題?巴布森學院全球領導力教授 ✕ 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 重磅力作!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3019

以前只聽過有壓力的時候,個體會身心不適,可壓力從何而來?其實都是一點一點累積上來的,而我們要開始注意的,就是這本書要談的「微壓力」。

本書一開始,作者就定義微壓力是:「微小的瞬間壓力,由我們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中的一些人所引發;這些壓力如此司空見慣,我們幾乎察覺不到,但是累積而成的損害卻很傷人。」下了定義之後,作者以大家熟知的溫水煮青蛙,以及11個小孩一起在床上跳來跳去然後壓斷床架的故事來呈現個體被許多微壓力所影響乃至身心受創的危險狀態。

然後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作者開始條列在工作職場、家庭環境與親友之間,有可能在不知不覺產生的微壓力的各種類型與形式,以及後續能夠帶個體具體去面對、並降低一個個微壓力的累積所帶來的傷害。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幾個部分:
首先,是家長家庭作業的部分。像現在是暑假期間,在我小時候,我們兄弟姊妹從來都是玩了大半個暑假後才在猛寫暑假作業的皮小孩,可是現在的孩子們在就學期間的作業實在是多到一個爆炸,而且還有些作業是要再去找一些材料才能做成的。結果,這作業也變成了家長的作業,而且還有種沒有幫忙做好就是沒有盡到家長責任的迷思,無形中,家長身上又多了個甜蜜的負擔。

再來是書中很大的篇幅都是用工作職場作為例子,描述個體對上級是否要全盤接受持續修改的指令,或是管理和照顧屬下們的包容跟忍耐又能到怎樣的極限,每一個選擇拉扯的背後,都是一個個微壓力的悄悄誕生,然後,越來越大,直到造成傷害。尤其在一群人之間,那種二手壓力的流動真的是超級恐怖的,就像是病毒傳染,一個又一個地附在身上,躲也躲不掉,如果沒有去好好認識跟看見什麼是微壓力,肩頸都會莫名其妙地開始覺得痠痛,就像是真的被什麼附身了一樣。

還好,既然認識了何謂「微壓力」,書的後半本也提供了許多相對應減低各種微壓力的有效策略及步驟,希望讓大家「不要助長壓力循環、以同理心和對方相處,甚至可以進一步指導其他人遏止壓力的傳染」,在避免感染壓力的同時,讓自他被微壓力的影響能夠降到最低,才不會又在不知不覺中被微壓力侵蝕生活平衡,然後,小情緒就累積成個體生活中解決不了的大問題,期望這樣的惡性循環,可以透過認識周遭的微壓力以後,魔咒一一破除。

書中佳句

-------

  • 那些十中挑一者擅長做三件事,是我們其他人可以學習的:抵擋個別的微壓力;意識到他們所造成的微壓力會再回到自己身上;過著多層次的生活,使得許多微壓力對他們來說變得無足輕重。
  • 要對抗微壓力,你需要的並不是一、兩個生死之交。相反地,多樣化的人際連結──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在個人生活中──有助於你正確看待自己承受的微壓力,並且幫助你建立更令人滿意的生活。
  • 我們找出了能夠產生意義的五件事,你可以刻意將之融入你的日常人際關係中,而無須徹底改變你的生活:
    1.把握機會去幫助別人
    2.尋找對你個人具有意義的人生角色和目標
    3.在微小時刻找到真實的人際連結
    4.和同事進行「共創」
    5.藉由共同的價值觀來建立連結
  • 透過共同的價值觀來建立人際連結
    第一步:擴展現有的活動,增加意義的來源。
    第二步:擴展你人際關係的接觸點。
    第三步:改變一項低意義的活動。
    第四步:增加一項有意義的活動。
  • 消除你生活中的一些微壓力,並且尋找與他人建立起真實連結的微小時刻,這些真實的人際連結能替你的生活增添新的層面。現實是,我們從未比現在更有能力來形塑我們所做的事,以及和誰一起做。就從小處著手吧。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一邊喊痛一邊秀秀地思考並書寫《內在陰影療癒日記【1書+1日記本】:透過書寫探究內心最深處,與真正的自己和解》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看真正的自己?

這是我在閱讀這本書稿時,在每一個思考與書寫的過程中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對我來說,來到花蓮陪伴青少年(和自己)的這幾年,是我自覺已經比較會去看到那個真正的自己的狀態了。沒想到,透過試閱這本書我才驚覺,那個真正的自己,其實還是包裹了太多太多的自我防衛以及社會價值觀在外面,以致於曾經以為的那個真正的自己,可能都還沒有回到從小到大因為自卑和恐懼而總是想縮在角落變得越小越好的那個「我」。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先是帶讀者認識「陰影自我」和「陰影習作」,從榮格心理學的陰影出發;在概念介紹後,來到了極度挑戰自我的實作部分:從「歡迎陰影」、「面對黑暗」、看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和「觸發因子」、到透過陰影習作「改善人際關係」、以及最終能夠「擁抱陰影,永遠愛自己」,書中每一個問題,我都是一邊喊痛一邊秀秀地思考並書寫著,透過自己可以接受的疼痛程度,去把生命中的一個個傷疤,輕輕地揭開、流血流膿,然後才能在事件發生好一段時間以後的現在,漸漸看到那個還沒受傷前的孩童般天真自在的真正的自己。

尤其是在「痛苦拒絕」、「處理拒絕」和「觸發因子」的部分,我感受特別深刻。晚上的(有感)地震就是我經歷九二一大地震後到現在無法消除的「觸發因子」,最近花蓮發生403地震的時候,當天主震時我就還好沒什麼情緒,可是一到晚上就知道自己絕對會焦慮到無法入眠,只能拿書起來看一路熬到天微亮才慢慢睡去,後來幾天晚上也都不大能馬上入睡,大概一兩個禮拜後才漸漸恢復日常生活。而「痛苦拒絕」則是幾年前有個蠻聊得來的朋友有天突然說我惹到他然後就斷了聯絡,我從一開始想要積極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到後來只能告訴自己說就是被拒絕到連普通朋友都當不成了,在「處理拒絕」的過程中從一整個很傻眼、還有點生氣、到後來只能說服自己放下不要再去追究,這一路扒開傷口的過程雖然還是會有點痛、甚至有時還是會想逃避,可是真的好過一直守著「自己很差所以別人不想你在一起」的限制性信念,練習告訴自己「我只想要也想要我的」,包括每天早上看看鏡子裡的自己、對自己承諾進而建立一個新的正向習慣。

這本書還附上「與內在陰影和解」日記本,讓讀者可以把實作「陰影習作」過程中發現到的脆弱與不完美每天一點一滴地紀錄下來,不時可以再翻翻看看,不會因為習慣性逃避又再把傷口蓋起來糊弄自己沒有這回事。像是我自己對於「比較」這件事就很有感覺,小時候各家爸爸媽媽會互相比較孩子們乖不乖、考試成績、甚至是念哪個學校哪個科系,出社會後親友們或自己都會比較同學或同事做什麼工作、薪水多少、有沒有升遷機會或福利如何。曾經以為自己已經放棄「和別人比較」這件事,可是事實是,總是會羨慕有朋友過著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或是覺得自己相對於一些被現實逼迫急速成長的青少年其實是幸福的,這一切,都還是透過比較去看到自己真正的價值觀或是潛藏在心中的渴求。

於是,就這樣在每一個思考與書寫的過程中,看到每一個陰影(真正的自己),然後書寫下來,練習接納並擁抱曾經以為不是自己的那一道道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