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微塵小哲《為何永遠放不下?》

微塵小哲《為何永遠放不下?》

第一次遇見來自香港的塵仔,是在長濱的書粥,自此以後,我立馬成為塵家族的狂熱粉絲。也還好他們都會來台灣展覽,讓我不致於在官網真的把購物車裡的系列產品都瘋狂買回來。

自己也常常在想,為什麼會對塵的圖文這麼有感呢?

想來是塵的圖文乍看像是日常生活的心靈雞湯,其中更多的是看見並撫慰心靈的各種壓力與創傷,而《為何永遠放不下?》就是從恐懼、他人、果實、對錯、貪慾、擁有、情感、過去、自己這9個常見的包袱去看看真正放不下的到底是什麼,同時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包袱所帶來的幫助。

換個角度看看這幾個包袱:恐懼,是感知對個體的保護;他人的什麼什麼,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果實,和成就它的因和緣,要如何去看去思考才會有出路可走;對錯的看待,也是不同角度的看見;貪慾和擁有,是執著,也是某程度的安全感以及行動的驅使動力;而情感,是用來連結更多的個體以及過去,還有更多的自己。

一切的一切,當回到揹上包袱的前一刻,重新來看當時的想法,也許,包袱的重量將轉化成前行的動能,讓人生旅途不再那麼沉重難行。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20250620體驗與反思的浪潮

今年端午節初遇體驗教育
一波波體驗後的反思浪潮
猛打
猛到最近一直在
體驗與反思之間
反思。體驗

#聽到體驗教育與心理學的前世今生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20250619晚安。親愛的

 


碩班最要好的朋友
要離開花蓮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是要聚一下
一起吃好吃的咖哩
吃飽了來去文創邊走邊聊
聊到口渴再去買飲料喝
然後再聊
聊到
學業。工作。愛情。家庭
共感。自我。情緒。成長
甚至是。另一個世界
還有。打不死的蟑螂
聊到都要隔天了
就是。不捨啊
真希望。還有機會再見
我親愛的好友
晚安


2025年6月2日 星期一

歡迎你一起來到《遙遠的布萊梅》

 

人要過完怎麼樣的一生,才能了無遺憾地走?

16歲就舉目無親的遙香,和哥哥早逝的青梅竹馬自裕,有天認識了布萊梅旅程,接受讓村松婆婆來到遙香家裡拼湊她人生最後想看見的走馬燈,可陪伴她來的兒子,卻有著和媽媽不一樣的回憶?

人生這個旅程,真的很奇妙。通常小孩子總想賴在父母愛的懷抱之中安穩睡著、開心玩著吃著;青少年總想著快快長大獨立,卻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而遙香小時候就已經像個小大人,老愛望著遠方,不只阿嬤跟大輔舅舅,就連布萊梅旅程的葛城先生都能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感受到小遙不同於同年齡孩子的思考邏輯。於是這樣奇妙的小遙,也在看見越來越多的村松婆婆的回憶之後,漸漸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以如此簡單,卻也可以如此複雜。

讓我回想起這些年逝去的幾位老師與親友,對我來說,心愛的他們儘管離去多年,可每每想起他們,雖然會有很多歡樂相聚的精采時光,可是對親友異常眷戀的我,至今想起幾位恩師摯友,仍是無法自己地淚流滿面,心痛到無法呼吸。而在失聲痛哭的同時,我也會試著想到恩師如果看到到現在還會哭得亂七八糟的我,大概會笑笑地跟我說,別哭了,你好好的,我也才會開心啊。

所以,人要過完怎麼樣的一生,才能了無遺憾地走?
歡迎你一起來到《遙遠的布萊梅》,跟著遙香和村松婆婆以及更多人的回憶,體會深藏其中的每一份情感,也許,對於自己未來如何才能了無遺憾地走,會再更明晰一點點吧。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20250528孩子們的海上時光



暴雨中從光復衝回來
有得吃
還遇到朋友
推銷了美美的療癒書
換到了孩子們從抗拒
到在海上玩得超high的
美妙時光
書與故事的交換
成功!








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已經變成怪大嬸的《怪城少女》

花了一天一口氣看完《怪城少女》。

對我這個很少主動看小説的偏食讀者來說,《怪城少女》像是我記憶中的章回小説,以1990年代的流行歌歌詞作為標題,以劉可可作為説故事的人,描述她在台北城南長大的時光。

然而,既名為小説,即使地理環境和文化脈絡是真實存在過,可更多的是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面對自己的害怕(第91頁)、消失與孤單(第101頁)、看過與相信(第104頁)、朋友與針刺(第168頁)、快樂與悲傷(第200頁)、真實與說謊(第220頁)、甚至是個看起來有禮貌的植物(第178頁)或是孩子總會想像自己沒有(或曾經有過)的父母或兄弟姊妹或寵物,或者,一個別人都看不見的朋友。

小時候,大人總會説,等你長大就會懂了、等你長大就會怎樣怎樣的起手式,其實總讓我在轉身後哭笑不得到一整個無言,覺得大人才像是個任性的孩子,天真地以為善於觀察甚至是腦袋很會轉的孩子會全盤接受這些極度可笑的虛話,畢竟有時,在失去與死亡臨到面前時,再多的以後,不過就是永遠無法實現的謊言。好在具有共時感的故事在因緣巧合(?)下出現在眼前,也算是聊慰到現在還處在反骨青少年時期的大嬸,總覺得不知道是這世界瘋了,還是自己傻了的長年孤寂感。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20250517久違的合唱


久違的合唱音樂會
喜歡的主題與聲音
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表現
還好
沒有因為忙了一天
睡倒現場

木樓合唱團 Müller Chamber Choir
https://www.hccc.gov.tw/zh-tw/Activity/Detail/14541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20250510市集與好友

20250510
回台北。還是
逛市集和見好友

當年認識工頭
開啟我在部落格書寫的時光
以及更多更廣的
旅遊視角與生活哲學
更早認識的珮瑜
則是讓我一直
好奇這個人的變化與極限
到底在哪

逛逛。聊聊。吃吃。逛逛
不過可惜了這
規劃動線
對我這龜毛I人來説
完全無法久待
又如何好好淘寶啊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20250509甜蜜回憶

心愛的兩位王子的聲音
在0505這個紀念日
終於正式上串流平台了
讓我不禁翻出一疊本本
回憶那點點滴滴的
甜蜜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20250507情緒像球又像海

情緒像顆球
因著對方或自己的行為
甚至是個不夠美麗的天氣
一顆顆情緒球。誕生

情緒又像片海
憤怒時波濤洶湧
幸福時平穩如鏡
恐懼時隱入海底
歡樂時泡泡發射
而自己。試圖在海上
練習平衡。只求平安

而愛
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連結
有深有淺。有遠有近
不變的是。越來越濃的思念
以及
就是想要好好陪著你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20250430詩人與電影人的相會

每次出攤
就像姜太公釣魚
願者來換書
今天來的朋友
可愛的海詩人
上次在市集
一起唸詩。還做了阿木木
今天
我們讓谷川俊太郎與是枝裕和
詩人與電影人同窗
一樣白白的書
交換
成功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20250422創作這件事

認識很久很久的朋友
來到花蓮和大學生分享
也是我第一次聽他正式分享

印象深刻的是
創作的責任與使命
還有創作是很重技術的
要會田調、要會分析
要知道市場的需求
卻也要對社會議題
與自己的觀點
持續進行批判性思考
以及尋求一個平衡

更多時候
創作是孤單的
是要能扛得住輿論的挑戰
要能撐過不時出現的
一波波低潮與試煉

如此一來
一日驀然回首
小説。課程。講説。戲劇
一位觀眾的回饋
一位讀者的回應
還有自身的返身總結
都將是
無數個日子辛苦後
最美的果實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牧風書旅003_亮孩《詩控餐桌》

之前幫忙書粥顧攤的時候,和Pising彼心書店買了這本有趣的詩集。
這本有趣的地方在於十幾歲的孩子們用二行詩寫出他們作為一道食物或是一張餐桌的自白。少少的幾個字,蘊含著青少年們對於食物的理解與想像,或者,也是他自己某一面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