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好看易懂幽默溫柔的心理知識書,大推《人生障礙俱樂部──臨床心理師的暖心小劇場》

博客來-人生障礙俱樂部:臨床心理師的暖心小劇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6694

其實當我知道阿彬出了這本書然後去買回來之後,我在兩天內就把它看完了,而且還一直跟他說,我會寫篇推薦文,直到好幾年後的現在。

因為,其實到現在,在打字的我還是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心理疾患相關的議題,在我1997年(86級)念大學時台灣社會多數人還是處於避而不談的狀態,專業書大都只能看英文原文看到頭昏腦脹,所以各種心理疾患我反而是靠著日本漫畫《女醫生檔案》和《心靈X檔案》一點一滴熟悉起來的。

不過後來因為一些重大災難事件如九二一大地震(1999)、八八風災(2009)、311大地震(2011)、太魯閣號事故(2021),個體身心遭受急性壓力或創傷後的反應以及之後的治療乃至調適,漸漸地被大眾所重視和關注,也因此,市面上出版了更多的國內外心理學專家、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以及相關專科的醫師的相關主題專書,其中,《人生障礙俱樂部──臨床心理師的暖心小劇場》讓我非常印象深刻。

印象深刻其一,當年在話劇社認識的心理系學弟,跟書中以及臉書粉絲專頁:「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的印象完全天差地別,讓我在認識阿彬多年後的那一天,一整個認知失調到不行。之後的其二,就是我無法克制地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了,因為其中豐富的故事性,讓我重啟了念書時在看小說的快轉速,也在這本書中看到當年我透過漫畫去理解許多心理疾患的時光。

阿彬從前言開始溫柔地迎接有點手足無措的我們(讀者),緩緩進入台灣社會不習慣攤開來談的首次精神科(身心科)就診過程,其實就像去看耳鼻喉科或腸胃科的日常。再來翻開目錄

PART 1 人際情感事件簿,從大家最為關注的愛情開始,以一個又一個不同年齡或社會階層設定的的角色,進入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衝突、磨合甚至是疏離;

PART 2 人生障礙俱樂部,像是兒童拒學、性別不安、強迫型人格、酒精使用障礙症、自閉症類群疾患、多重人格,以及改名改到我差點認不出來的思覺失調症,回看個體的性格以及生活型態;

甚至是挑戰到生命存在的PART 3 生命突擊隊,邊緣型人格、自殺、死亡、創傷後壓力症、重鬱症,當一顆心生病了的時候,藥物、信仰或是其他修復工程究竟能幫上多少忙。

在這個時候,一本好看易懂幽默溫柔的心理知識書,似乎能為不知道該怎麼幫上忙的你,注入一股溫柔的理解與包容。

-------
頁數 書內金句
035 讓步不代表認輸,而是伸出手,讓對方能夠從容地走下台階。
063-064 如果這是她最舒服的狀態,又沒有妨礙其他人,也沒有造成任何困擾,就沒有改變的必要。
081-087 (長輩問候路徑類型圖及存活策略,超級推薦各位讀者每年農曆年前好好複習一遍,納為心法,以期未來成為一個更酷的長輩。)
103 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不要忘記,你還能跟自己相處。
120 有時候給出彈性並不是為了鬆懈,而是喘息。
134 人類最堅固的部分,不是肉骨或頭蓋骨,而是性格,這是一種除非系統癱瘓才能更動的設定,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只能調整行事的方法,聽起來不太帥氣,卻是最符合現實的做法。
220 孩子不想上學?沒關係,因為大人也不想上班。
248-251 (邊緣型人格與辯證行為治療DBT)
283 死亡是必然的終點,有人搶先一步抵達,有人想盡辦法遲到,然而無論選擇早到或遲到,都是寂寞的決定。
318 別再叫憂鬱的人加油了,他們身上沒有加油孔。

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

原來理智,可以有情緒,看邱淑惠《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

要把一本在一段時間內大致上讀完,而且還要有所討論與反思的話,拉個三五人來場讀書會真的是最快最有效率的。2022年4-8月,我們三人共5次的讀書會,就是精實到一個不行,讀到我腦子都炸掉了。大家一同閱讀久違的家庭系統理論,只是大學選修的「家族治療專題」學習的是薩提爾(Virginia Satir)溫暖的問候與意識下的超級大冰山,而這次,Bowen家庭系統論著重於個體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僵化或是流動的,主要概念包含「自我分化」、「三角關係」、「焦慮蔓延」。

一開始,第一部從「家庭系統」出發,把以往關注個人議題的心理諮商角度變寬了,以個體所認定的家人互動關係去思考其間的互動模式、常有的衝突事件,以及自己能掌控或負責,乃至於能夠嘗試改變的突破點在哪裡。透過觀察衝突事件中的慣性模式,發現自己挫折與情緒在哪裡,儲備改變自己的能量,嘗試一次一點地去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或行為,讓自己和家人的互動也能有所改善。其中提到個人心理諮商與家庭諮商著重的角度,釐清了我自己以往的一些混淆的點,並透過自我檢視看到自己和家人的衝突行為和背後的情緒或感受。

第二部是我完全不熟的「伴侶關係」,只能透由自我檢視「自我分化」的程度,去看我自己和父母、室友或朋友的互動關係的拉扯與平衡,包括多種情緒關係模式,像是:情緒疏離、情緒衝突、支配順從、三角關係(詳見第四部)以及伴侶互惠。從自我與我們之間尋求平衡的過程,看到自我想在理智與感覺取得平衡,同時也想和他人保持情緒連結以產生歸屬感與認同,其中,被影響的生理狀態包含血壓、心跳及身體中的壓力賀爾蒙濃度和憂鬱情緒等。

第三部是Bowen理論的重要觀點之一,「自我分化--在關係中強調情緒界限」,其中自我分化又分為基礎程度與功能程度兩部分,我自己覺得我是介於中度分化和均衡穩定之間,通常有時間空間的話,自己會先「穿好鎧甲」後,再去面對可能會影響自己情緒波動的人事物。如果是比較忙碌沒有餘裕先做準備的話,就會很容易被情緒波浪帶著走,不是大起,就是大落,驚險萬分,不過最後就是都會累死我自己,因為還要花力氣收拾殘局。我觀察到在辦公室、朋友之間或是自己在家裡,看起來自我分化的程度都有些許的不同,甚至可能會有點不真實。會讓我不禁好奇,計畫中的孩子們在哪種情境下呈現的自我分化才會比較接近真實的他呢?

第四部是Bowen理論的重要觀點之二,「三角關係」,當家庭中兩人之間的互動失衡時,會開始『轉向第三方,轉移焦點或尋求支持,或他人主動介入。第三方被衝突的兩人「三角化」(triangling),形成「三角關係」(triangles)。』其中『「同盟」是較親近的兩人形成心理與情緒的連結與支持。』而且「三角關係是家庭、機構、社會的組成元件,只要有群體,三角關係就存在。把別人三角化的行為到處可見,例如:對孩子數落伴侶的不是;不跟同事溝通而是向上司抱怨同事的不是。」「邁向理想關係之途:先學會觀察三角關係如何讓其中兩位主角逃避問題,其次了解身處三角關係當中,可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值得注意的是,『藉出差、加班晚歸、在家工作、看新聞等方式逃離追逐。即使被牽扯到兩人關係的是「事」(如工作)或「物」(如電視),仍然可稱為三角關係。』常見於父母間發生衝突,然後要小孩選邊站,那種撕裂感,真的很糟,但是它就是「家庭成員互動時自動化反應,也是自我不成熟的產物」,要打破這樣的自動化反應,先看到,是很重要的。再來能做的是,維持「情緒中立」以去「三角化」,有三個行動原則:1.捨棄傳統的因果觀、2.傳達情緒中立的態度、3.放棄「應該如何」的成見。 回看我自己,幾乎沒有因為人際上的困擾向他人求助,只有跟督導或是好友說過,因為會覺得兩人之間的事不要牽扯到其他人。和他人之間的比較,如果看到對方比自己好的地方,學習做到;看到對方比自己不好的地方,練習包容。至於對方提供我建議時,多數時間會維持情緒中立,因為,他要建議是他的事情,改不改才是我的事情,所以沒什麼好情緒波動的。

第五部講到「跨代傳遞--原生家庭的影響」,講的是家庭中的手足角色與慢性焦慮的部分。個體及其父母的手足角色,會影響家庭中彼此的互動模式。不過如果能「自我分化越成熟,越能跳脫不自覺的習慣。」像是家庭中僵化、甚至會衍生慢性焦慮的互動模式。像我如果算我家裡的話,是只有我哥大我兩歲,所以我是老二,也是老么。不過如果是看整個大家庭,我會比較偏向是個活潑的中間子女,不受常規拘束、展現創意的時候較多,同時也有獨生子女避免失誤、獨來獨往的特質。尤其是不喜歡失誤(失敗)的感覺,覺得要展開陌生的人際互動很麻煩。 再來提到『焦慮是個人面對壓力時負面情緒升溫的反應。包文統稱憤怒、生氣、害怕、緊張、煩躁、懷疑、猜忌、沮喪、悲傷、憂鬱等負面感受為「焦慮」。』而且更重要且要去扭轉的觀點是,「負面情緒不是問題,造成問題的是負面情緒之後的不當行為。」

第六部「焦慮蔓延」談到根據情緒關係模式的不同,個體焦慮升高的常見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像是個體或孩子出現身心疾病或社交障礙,如果能從中觀察家庭成員如何情緒互動,可以找到焦慮的起因,預測焦慮的出口。如:一個與父母、手足疏離的先生,會慣性地以疏離的態度與妻子相處。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互動方式雖是由原生家庭習得,但更多的是來自和動物一樣的本能,「戰(直接打架、當面斥責、私底下放話)」或「逃」。習慣讓人不自覺地重複相同的行為模式,不管這個習慣有意或無助於人際關係。』所以,若想要改善和家人之間的衝突焦慮或是疏離,先看到自己在家庭互動關係的習慣或模式,才有可能往改變的道路上往前一小步。

第七部「邁向理想關係--自我分化的提升」來到這本書的總結,說到『想要修復家庭關係,要由提升自我分化,成為更好的自己開始。首先是「自我」成長,認識自己、接納自我、實現自已的最大潛能。進而促進「分化」,設定互動界限、覺察與接納自己的感受但不受情緒主宰、決策時在理智與情感間取得平衡。』不過我總會覺得高自我分化、情感疏離與情感截斷好像有點像,難道是因為「高處不勝寒」嗎?

無論如何,因為「我們給不出我們沒有的」,就像是現在面對青少年的百種想法時,也無法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只能在自己能做的範圍內,盡量陪伴他們度過這一段即將要轉大人負起18歲成年的責任、但是身心其實都還只是個孩子的混沌時期,讓他們在相對穩定的陪伴過程中,一點一滴長出屬於自己的光亮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