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關於《失落詞詞典》的十二個詞

閱讀。我喜歡閱讀,這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

小說。不過近年來,我越來越無法快速吸收消化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的情感,所以我幾乎不會主動去找小說來看。

試讀。而試讀,是我允許自己去看小說的主要管道。

偶遇。因為我很喜歡偶遇一個有趣的故事的感覺,儘管消化吸收故事真的有點辛苦,可試讀就是要寫文分享。在寫的過程中,在故事中的感動及想要記下來回味的部分,透過文字,一一沉澱、淬鍊出精華,這樣為故事寫文的方式,我很喜歡。


挑戰。不過這次的《失落詞詞典》是一個超大的挑戰。

歷史小說。它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歷史小說,整個故事的內容橫跨1886年到1989年,描述的是《牛津英語詞典》整個編纂過程,並且試圖讓讀者看到在以前的書籍及文獻中很難看到的、多位對《牛津英語詞典》有重大貢獻的女性。

詞典編纂師。這些女性包括有累牘院中主要的詞典編纂師的太太與女兒,以及貢獻許多詞彙的各地志工與學者。

轉化。這本書很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是依據她造訪珍貴檔案庫,獲准查看當年的編篡詞典時的紙卡原件、校樣、註記與原始信件,以及訪問到多位製作與出版人員的珍貴文物的形象與訪談內容,把現實中《牛津英語詞典》有收錄的詞彙、或是因為所以然後還是沒收錄的「失落詞」,這些詞彙背後的一個又一個讀起來會枯燥到昏倒的紀錄與註釋,轉化成這個故事中的每位詞典編纂師、撿字員、印刷及出版人員,乃至提供「失落詞」的窮人、在室內市集工作的人、女人的血肉,一段段說不上多麼光鮮亮麗,卻是真實存在於當時英國社會中的庶民生活。

生命故事。跟著女主角的成長腳步,從累牘院的書桌下開始,展開一段長達百年的英國詞典編篡史大冒險,一個又一個看似平凡實際上卻精彩萬分的生命故事,讓我在看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和她們一起歡笑、哀傷、難過、哭泣,然後,繼續堅強地過日子。


遊戲規則。看這本書的同時,我還會想到,相較於多數人都習慣遵守一般社會的遊戲規則,我更常會思考著,「真的只能這樣嗎?」「不屬於社會常態中的那些人事物,又該怎麼辦呢?」

大同世界。從這本書中看到編篡《牛津英語詞典》這一世紀的英國社會,當時對於奴隸、女性以及窮人的不公平,讓我不禁想起孔老夫子口中的大同世界,「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無論當時、現在或是不遠的未來,儘管人與人之間的真正平等的那一天看似永遠無法到來的,

終將。但我仍然相信無論貧富貴賤、無論東方或西方人,每個人應該還是希望這世界上終將不再有恐怖的重大疾疫與戰爭,大家都能健康和樂,好好和親友們一起生活,直到,離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