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多样性 平等 孩子们 - Pixabay上的免费图片
時間:20210806
地點:八月讀書會
看這一章,深深感受到每一個人釋放出一點點的善意,對一個曾經受傷的個體,都會是幫助。只是這些善意的傳遞是需要被引導的,就像醫師先肯定養父母的努力,再分享專業知識的引導,還有醫師到孩子班上跟同學們的分享,都是需要在一定程度的安定環境,能持續推動的前提下,才能進行的引導。不然一個弄不好,或許會讓個體再次受創,那就囧了。
印象深刻的部分:
- 醫生先同理養父母這些日子的努力,總結評估結果,再依專業知識(腦部成長與功能)和他們說明彼得的狀況(239-242頁)。
- 醫生和彼得的對話(244頁)、醫生到彼得的班上讓同學們多了解彼得、不要那麼怕他(245-247頁)、結語及評註的一些思考(247-251頁)。
-------
我的讀書筆記
領養的孩子、在孤兒院受虐P234-235
評估過程P235-238
- 心理醫師、社工與兒童精神科醫師在幾個星期內與病患進行多次面談
- 腦部掃描(核磁共振):大腦皮質萎縮、腦室肥大
- 尊重、呵護,而非強迫與懲罰。
- 音樂、律動與按摩治療>刺激與組織孩子腦部的下層區域
- 藥物>解離或過度警覺症狀
- 出生到三歲缺乏大人關愛,只能與隔壁孩子手牽手,咿咿呀呀地說話,一起唱歌拍手。
- 很少接觸大人、缺乏語言學習機會
- 發音怪異、文法一蹋糊塗
- 肢體動作不協調、無法坐著不動
- 很少與人保持適當的眼神接觸
- 七歲還是有原始的自我安撫行為,如動來動去和吸拇指
- 吃東西前會用力聞一聞、會特別聞每個人的氣味
- 很容易分心、莫名大笑、像是處在「自己的小天地」
- 彼得的長處:待人友善、有一些數學天分
- 艾咪:艾咪會在只有自己與彼得在家的時候,對他有求必應,如果彼得的舉動像個寶寶,她會以安撫寶寶的方式對待他;如果彼得的行為像個兒童,她也會配合他。我認為,艾咪依照彼得的心智年齡去滿足他的本能行為,是彼得進步的最大原因。
- 傑森:隨著彼得愈長愈大,傑森開始質疑艾咪「把他當嬰兒般對待」的教養方式
- 兩人的衝突,傑森認為,彼得的狀況沒有改善是因為艾咪「溺愛」他;而艾咪堅持,彼得因為過去的遭遇,需要特別多的關愛。
- 一旦不高興或壓力太大,哭鬧的舉動會「一發不可收拾」,看起來像個比實際年齡小的孩子,之後才會慢慢恢復正常。陌生或可怕的情況會造成極大的壓力,而且可能會使他的心智發展退步。
- 人在「激動」的時候,精通的技能可能也會消失無蹤,譬如對於原本理解的概念一竅不通,或是突然說不出話來。
- 努力在期望與謹慎之間取得平衡。
- 「人類的大腦在幼年時期發展得最快。事實上,腦部有大部分都在3歲之前發育。」彼得在那段關鍵時期中待在資源貧乏、疏於照顧孩子的孤兒院裡,而這段期間正是他的大腦急速成形的階段。
-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些區域在發展過程中如何依序「被喚醒」。
「重點是根據彼得的腦部發展階段來照顧他,而不是他的實際年齡。」P
扶養彼得的最大挑戰是,彼得的心智狀態依舊會不穩定,不論是艾咪或傑森,如果沒有付出更多心力,幾乎無法隨時、甚至大部分的時候都滿足他的需求。他們兩人都心力交瘁,我們需要替他們做一些安排,讓他們有喘息的空間,因此,我建議他們與朋友聚聚、花點時間兩人出去約會、做一些喜歡的事,「充飽電」之後再繼續照顧彼得。
彼得能否復原的關鍵,那就是他的學校——尤其是他的同學。當我看著彼得的病歷,突然間意識到,他的進展有大部分都發生在來到美國之後的頭3年裡,這段期間,他都與養父母、其他大人,或是大人特別找來的一、兩位小朋友相處。
- 在幼稚園裡,他沒有得到像在家裡那樣有耐心、溫暖與關愛的回應,同學們會懷疑他的行為,而且經常直接拒絕他。教室裡大家玩玩具、到處走動,這種鬧哄哄的環境讓他無法適應。
- 在之前的環境中,他知道別人對他的期望,而且如果他做不到,也會得到溫柔的對待,但在幼稚園裡,他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會這樣對他。無論彼得每個星期有多少時間得到健康、正向的經驗,他在幼稚園裡遭到孤立或嘲笑的經歷很容易就會讓那些努力白費。
- 我們傾向害怕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而恐懼壓抑了大腦主掌理性的區域,很容易就會演變成厭惡、甚至暴力。P243
- 彼得覺得自己的大腦很酷。
- 一般而言,當孩子了解為什麼這個人會有怪異的行為,就會對他好一點。P247
- 人際關係是改變的媒介,而最強大的治療方法,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P247
- 關係的中斷,會妨礙這些受創兒童的發展。P248
- 行為主義的實用性及缺點
- 社交技能等複雜的能力,需要孩子去感知不斷變化的細微訊號,不是光靠服從就能學會的。這種策略也無法幫助人們調節對於壓力的反應。P249
神經序列模式與合作式問題解決(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CPS)P251
- 「相關」的內容(Relevant,適性發展)
- 「有助調節」的韻律(Regulating)
- 「重複性」(Repetition,正確的治療強度與間隔)
- 「關係」(Relational,可帶來安全感與可預測的互動)
- 「帶來報酬」(Rewarding,即令人愉快的)
- 「尊重」(Respectful,尊重孩子、家庭與文化)
參考網址:
-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同儕的力量,是最強大的治療方式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0221
-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情感性營養不良」的孩子,無法安全長大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0244
- 【精選書摘】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能復原嗎?關鍵在於「打造療癒社群」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https://ww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traumatized-child-psychiatrist-notebook-healing
- Think:Kids : Home https://thinkkids.org/
- Trauma-Sensitive Schools: A Whole-School Approach - Trauma Sensitive Schools https://traumasensitiveschools.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