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孔恩(Kuhn, T.)(1985)。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王道還編譯)。臺北市:允晨。(原作1970年出版)
金吾倫(1993)。革命四階段。在科學發現的哲學:拉瓦錫發現氧的案例研究(第九章,頁199-201)。臺北市:水牛。
海金(Hacking, I.)(1991)。孔恩的科學觀。在科學哲學與實驗(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Introductory Top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導論 第四節,頁7-20)(蕭明慧譯)。臺北市:桂冠。(原作1983年出版)
Answer:
典範(Paradigm):孔恩(Thomas Kuhn)於1983年發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當中提出了「典範」這個名詞。「典範」是指社會公認的科學成就,在某一段時間內,它們對於科學家社群而言,是研究工作要解決的問題與解答的範例。典範具有兩個特徵:一是其作者的成就實屬空前,因此能從此種科學活動中眾多學派中吸引一群忠誠的擁護者;另一則是著作中仍有許多問題能讓這一群擁護此一典範的研究者加以研究並解決。而典範的內容包括其科學研究主題的定律、理論、應用、儀器的設計、製作、操作等要素,這些內容形成了一個特定、連貫的科學研究傳統的模型,也就是所謂的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而當任何學者要參與此一學科的研究之時,無可避免地要從研究它的典範來開始其研究歷程。
典範變遷(Paradigm shift):典範變遷與科學革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孔恩的科學革命之歷程,即包括: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危機(Crisis)、革命(Revolution)三階段模式。由於典範的特徵之一是其中仍有許多問題能讓研究者加以研究,所以在研究常態科學的過程中,如果這些問題仍未獲得解決,它們便成了該典範的「異例」(Anomaly),這就是典範變遷的開始。異例如果讓科學家對典範的信心產生動搖,就會造成典範的危機,進而開始尋求新典範。一個新典範經常萌芽於危機發生或危機擴大到眾所皆知之前。在提出新典範的過程中,會轉移常態科學的焦點、改變研究技術,然後出現多種新典範並和舊典範互相競爭,於是科學發展開始步入革命期,此時期研究者會有明顯的不安感存在,不安全感是因常態科學的問題解決無法順利而起的。直到新典範完全取代舊典範即代表科學革命完成,開始另一階段的新的常態科學,而典範的變遷也就此告一段落。其中,孔恩認為新舊典範之間存在於不可共量性,意即無法以新典範的符號來表達舊典範的思想,一個新的典範就是一種新的語言,而典範變遷即是世界觀的改變,經過科學革命之後,科學家面對的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創建新典範多為年輕、或是進入該學科不久的新血,可能是由於他們尚未過度浸濡於該學科主題的常態科學研究傳統之中,所以特別容易發現科學研究傳統中的漏洞,並進一步針對缺漏設計出相對應的替代規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